5月21日,美国未来研究中心主任杰罗姆C格伦教授应邀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作题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就“生态城市与未来技术”、“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15个挑战”和“未来学研究趋势”三个主题展开演讲。
“跨千年项目”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上世纪末发起的,其目的是对全球未来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及其战略措施进行预警性分析。它通过全世界内的实时调查,确定出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和存在的机遇,以及人类可能采取的最为有效的对策行动。其目标是在2015年前大幅度改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14年来,该项目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肯定,并被授予了各种奖项,包括被联合国人居中心评为“100个最佳实践活动”,被美国能源部评为“最佳世界展望组织”等。
杰罗姆格伦先生1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全球未来发展的研究,每年出版《未来展望》报告,该报告提供了反映全球趋势和挑战的详尽证据,被世界未来协会评选为未来研究的年度最佳图书。
格伦指出,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更多重视。如何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做到可持续发展,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怎么样在太空中创造遮阳篷,向海洋中增加铁粉以吸收二氧化碳,以及如何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目前,核工业的势头良好,尽管其事故风险、废料处理及使用等问题还没有正真获得很好的解决。
谈及如何在无冲突的情况下使每个人拥有足够净水的问题,他指出,从湖泊和河流中取用的水在过去40多年间已经翻了一倍。农业用水占用了人类淡水使用量的70%,这种需求更多地哺育了日渐增长的人口。发展中国家肉类消耗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人均用水的需求。大自然也需要足够的水以维持所有生物的供给。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淡水,而不单单是靠分配协议。除了成本较低的污染治理以外,淡化海水的突破,如给海水增压以产生蒸汽流,通过含碳的纳米管进行过滤,以及反渗透等都是必要的尝试。
同时,海岸线的咸水农业,无须培育动物的干细胞产肉法,以及慢慢的变多的素食主义者,使未来的淡水需求有可能减少。许多影响供水的因素超出了用水管理者的控制,这仍然需要一个综合的全球性水战略和管理制度,以聚集知识、资金和政治意愿来应对这一挑战。可供运用的经验有很多,如通过点滴灌溉和精准农业的方法以使较少的水生产更多的粮食,雨水收集和灌溉,流域管理,选择性引进水价,以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复制成功的小区规模的方案。该计划也应有助于将退化或被遗弃的农田转换为森林或草原,有助于家庭卫生系统、植树造林、蓄水以及多功能用水计划中工业废污水处理等项目得到投资;建设生态友好型水坝、管道和沟渠以将水从充足地区运送到稀缺地区。
此外,他还就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15个问题,诸如怎样使人口增长且使资源达到平衡;怎样使真正的民主产生于独裁政权;怎样作出对全球长期前景更敏感的决策;怎样使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集中为每个人工作;怎么样才可以鼓励道德的市场经济,来帮助减少贫富差距;如何减少新的疾病及免疫微生物的威胁;怎么样才可以使决策能力随着工作性质和机构的变化得到提高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格伦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正处在发展的两难之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解决很多相关的问题。但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地域面积大,不可能在发展之后再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应发挥一个领导作用。另外,中国一直很强调“和谐”的概念,这也是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方面,他希望未来中国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能够充当很重要的角色,未来的发展也需要一种协同的方式来一同推动。